近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关于微信借款的案例:小红于2024年6月1日通过微信确认欠小黄借款20000元,并通过“腾讯电子签”签订电子借条一份。由于小红一直未偿还借款,小黄向法院提出诉讼。双方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及电子借条相符,法院判决小红返还小黄借款20000元。
本案中提到的电子借条,指的是通过电子方式签订的借款合同,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创建、签署、存储和管理的电子化借贷凭证。数字化时代,电子借条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较高的安全性。正规的电子借条依托于微信、支付宝等平台,采用区块链、数字签名和加密存储技术,确保合同内容不可篡改,且签署过程可追溯。基于这些技术保障,电子借条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采纳,在各地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也常见电子借条作为关键证据。除上文提到的案例外,还有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关于电子借条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认定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力,并判决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还款的诉讼请求;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叶某提交了从“借贷宝”APP下载的电子借条、转账明细等证据,法院最终认定被告卢某尚欠叶某借款本金2.2万元,并判决卢某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此外,电子借条相较于纸质借条,具有更高的便捷性和环保性优势。纸质借条不仅需要借贷双方当面签署,还面临着保管难、易丢失、易损毁等问题,甚至可能因字迹褪色或纸张老化影响法律效力。而电子借条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可实现远程即时签署,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提升了借贷效率。在环保方面,电子借条全程无纸化操作,既避免了纸张、印刷、运输等环节的资源消耗,也减少了实体文件存储带来的空间占用。同时,电子借条通过云端存储,可实现永久保存、随时调阅,便于后续维权时快速举证。
然而,电子借条在普及中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电子借条的漏洞,进行高利贷等非法活动。例如,近期的“借贷宝”事件,便暴露了电子借贷平台存在的监管疏漏和利益链条问题。而一些非正规平台可能存在数据安全风险,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我们在享受电子借条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做好以下几点: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安全可靠平台,如腾讯电子签、支付宝借条等正规渠道;要增强法律意识,仔细阅读条款,确认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要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借条原件、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完善电子借贷领域的法律法规,为数字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